(苏轼)
宋仁宗嘉佑七年(1062 )春,关中大旱,当地农民忧心如焚。时任凤翔府签书判官的苏轼,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有人说,太白山神很灵,要解除旱象,官府必须到太白山祈雨。想到为百姓祈雨,他一下子活跃起来。
出发前,苏轼反复思考,秦西一带,最高的山峰就是太白山。过去就听说太白山:“去天三百,山下行军,不得鼓角,鼓角则疾风雨至。”
按照一般的程序,祈雨首先要写好祈雨文状。这对苏轼来说,自然不成问题。
第一次析雨,上山途中的风景让苏轼惊叹不已,层峦叠嶂的山脉、壁立千仞的悬崖、白波九道的汤峪河、珠花玉碎的瀑布......,这一切都让他对黄土地有了更深的了解。
(拜仙台)
他们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历经艰难险阻,经过九弯十八拐,终于来到了一处豁然开朗的地方,这就是今天海拔3300米的拜仙台。苏轼带领众人虔诚祈祷、击鼓拜神,祈雨持续了三天时间,结果,只下了一场小雨,对于久旱待霖的禾苗来说,只是解了解渴,润了润喉。要说从根本上解除旱象,这雨远远不够。
苏轼初来乍到,年轻气盛,一股绝不服输的精神,迫使他一定要找到失败的原因。他查找资料,分析原因,走访经验丰富的农民,寻求新办法。后来,有人提醒他,这次祈雨并没有什么不周,而是本朝有一位皇上封太白山为侯爵后,祈雨就不再灵验。
苏轼在《唐书》上一查,发现太白山在唐时,曾被封为公爵。按爵位高低来说,太白山地位实际上是降低了。他想原因可能就出在这里。于是,他立刻向皇上草拟了一个奏本《乞封太白山神状》,请求恢复太白山以前的爵位。
乞状原文如下:“唐天宝八年(公元749年)诏封太白山为神应公,迨至皇朝,始改封侯,而加以济民之号。府界自去岁九月不雨,伹冬及春,农民拱手,以待饥馑,粒粮将绝,盗贼且兴。臣采之道途,得于父老,咸谓此山,旧有锹水,试加请祷,必获响应……臣窃以为功效至,封爵未允,使其昔公而今侯,是为自我而佐降,揆以人事,殊未为安,且此山崇高,足亚五岳,若赐公爵,尚虚王称,校其有功实未为过。”乞状写好后,苏轼立即派人送往朝廷。然后他与太守斋戒沐浴,派特使敬告神灵,又派人从庙前的池塘里取回一盆“龙水”。
(大爷海)
两天之后,果然天降大雨,接连三日,小麦、豌豆及一切庄稼,枯萎的秸茎又挺起来了。人们欢呼不己,而最快乐的人却是苏轼。为纪念这次喜事,他把自家后花园的亭子,改名为“喜雨亭”,并写了一篇《喜雨亭记》,镌刻在石碑上。
平生闻太白,一见驻行驺。
鼓角谁能试,风雷果致否。
岩崖已奇绝,冰雪更雕锼。
春旱忧无麦,山灵喜有湫。
蛟龙懒方睡,瓶罐小容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