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悟道语:
徐霞客,历代史学家公认的“千古奇人。他是“驴友”的祖师爷,一介平民,却穷其一生,用足迹丈量了大半个中国,终成千古“游圣”。他不避风霜雨雪,不惧豺狼虎豹,三次遇盗,数次绝粮,几次险些丧命......困难重重,却从未阻挡他前进的脚步,连毛泽东也不禁感叹:“我很想学徐霞客。”
他煌煌六十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被称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千古奇书” 这一切,都源于徐霞客幼年时就有的冒险精神:州有九,涉其八;岳有五,登其四。天下九州,要跋涉八州;山有五岳,要攀登四岳。
人生总需要一点冒险精神,否则就寡淡无味。
明朝万历十四年(公元1587年), 徐弘祖出生于江苏江阴诗书世家,更为人所知的,是他的别号:霞客。徐弘祖自小天资聪颖,博览家中万卷藏书,过目而不忘,被人称为“博雅君子”。读到《晋书·陶渊明》时,他笑着说:“还是山上的松风好听呢,如果对着青天攀登白日,那有什么远的呢?”他立下誓言:大丈夫应当走遍天下,朝临烟霞而暮栖苍梧,怎能限于一地终老此生?
徐弘祖参加考试名落孙山,父亲却乐呵呵地说:“儿啊,你的眉宇之间有烟霞之气,你不是立志周游天下吗?去吧......”这时,名儒陈眉公说:“我看,他是烟霞之客,就叫他霞客吧。”从此,他便以“霞客”为号。
古时候读书人大多走两条安稳的路,要么寒窗苦读走经济仕途之道,要么诗酒田园终老一生。而徐霞客走了第三条险峻的路:去远方探险,去发现世界的另一面,也去发现另一个自己。这一走,他饱览了人间胜迹,也经历了生平未曾遭遇的险境。
徐霞客来到太白积雪六月天的秦岭主峰太白山,他想找寻古书《尚书禹贡》里记载的惇物山的山巅和神湖,相传这本书由大禹所作,孔子编纂,自古被奉为不容质疑的经典。
太白山在历史上曾三次易名。【水经注】【尚书 禹贡】记载,早在尧舜时期,我们的先祖就已经关注他了,起名惇物山,何为惇物?先汉文学家东方朔注解:玉、石、铜、铁、金、豫章、檀袥,白王可以取给,万民可仰足也。可见我们的先祖很早就知道这里是大自然的宝库。【汉书地理志】中称太白山为太乙山,太乙被人们尊为上天最尊之神,人间最美最富有的山当称太乙山。【魏书地形志】中记载:其山冬夏积雪、望之皓然,故曰太白山。至此以后,太白积雪六月天誉名华夏。
这一走,他饱览了人间胜迹,也经历了生平未曾遭遇的险境。
徐霞客和书童向导一行三人按照指向,披荆斩棘越过第一座高峰,爬到第二座高峰,山势险峻,越往上爬,山势越陡峭,仅能勉强站住脚跟,脚下是千丈深渊。
眼看无路可走,突然间云雾散去,豁然开朗,只见孤峰独立,势如天柱!徐霞客不禁赞叹:至此尺脱山骨,竟发为极胜处!
回到住所,他被太白山的雄险秀幽所震撼。回忆它的高耸入云,徐霞客的心依然怦怦直跳。
旅途再艰难,徐霞客也要燃起篝火或松脂,在摇曳的火光中写下旅途的见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为什么要涉险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才会处处发现惊喜,不至于空虚无聊充斥一生。
很多人钦佩徐霞客较真的劲儿。因为较真,尽管数次出生入死,也要完成儿时立下的誓愿;因为较真,年过半百依然行走在路上。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正月,徐霞客在家中与世长辞。临终时,他说:“汉代的张骞,唐代的玄奘,元代的耶律楚材,前往四方。我一介布衣,拿着竹杖,穿着草鞋,凭一己之力游历天下。虽死,无憾。”
在徐霞客短短56年的生命里,大半生都在路上,无论前路如何,他都勇敢去闯、去冒险,而途中遇见的那些人、那些事,也成就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也有了名垂千古的《徐霞客游记》。
这一生,我们都走在路上。当下的每一步,都将是最好的选择。快乐也好,悲伤也好,努力的脚印相连,才一步步成就了此时此刻的你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