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剑劈峰下的汤峪河岸上行,峰回路转,老远就可以看到一面陡峭巨大的石质山崖,崖面有数十道釉黑的墨迹流痕,似浓墨从山顶流下,淋淋漓漓,十分生动逼真,被称作泼墨山。这里河面宽阔,河水清澈见底,河岸树木参天,浓荫蔽日,四周奇峰环绕。河水环绕一块可以容纳百余人的平坦巨石,巨石下游有一个被水流冲刷而成的圆形水潭。泼墨山崖对面一小山峰,酷似一个古代的高脚酒壶,壶身、壶把和壶嘴一应俱全。这眼前美景与“酒后诗百篇”的诗仙李白有着不解的渊源。
当年,李白来到太白山游至此地,看到这里博大雄奇的景色和自己豪放的性格相吻合,被太白山的美景所陶醉,想再写几首赞美太白山的诗篇,便取笔墨纸砚,躺卧在汤峪河中的一块数十丈大小的巨型石面上,捧壶山斟美酒,佐山色为佳肴,伴泉声行酒令,边喝太白美酒边揣摩诗句。不知是太白山景色太美,还是这位诗仙酒尽词穷,享有斗酒诗百篇盛誉的李白一直喝到酩酊大醉躺卧于石,也没有想出半句描写人白山美景、抒发自己对太白山的赞誉之情的满意诗句,一时性起,随手把笔墨纸砚抛向了群山,让墨汁来自由流淌,让诗意和自己的情感一起融入这难以描绘的太自山,演绎了一段李太白醉卧太白山的千古佳话,于是这座淋淋漓漓流淌着黑色墨迹的山崖就被称为“泼墨山”。河里的大石头就是李白当年醉酒而卧的“醉卧石”,巨石边河畔的壶形山峰据说就是李白的酒壶所化。
这山崖上的墨迹,其实就是山崖上面渗出的溶化了大量的氧化铁、氧化锰等矿物质的山泉水,沿着岩石表面相对固定的位置长期流淌,天长日久,水里的矿物质沉积在岩石表面,变为这样浓墨淋漓的奇特景观。因为有了李白和他的太白山诗篇,又有了李自斗酒诗百篇的典故,泼墨山的这种自然现象神化了李白,幻成了比李白更加富有想象力的诗意。谁能考证得出他在此醉吟了多少华章,挥洒了几多诗篇。那泼洒在岩石上的墨迹,至今未干,力透千秋。山以树绿诗以墨浓,青山和诗人都给今人以无法探及的灵气。后人写诗叹曰:“李自愤笔不从心,诗到多时苦难吟,抛笔飞砚入云端,千古留下泼墨痕。”又有诗人赞誉:“诗家莫谓不从心,泼墨山前酣畅霖。点墨浑含诗百首,一行足令万年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