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跨越千里的特殊颁奖仪式,只为这位深藏功名的95岁老兵
2019-10-15 08:35:18 来源: 点击: |
有什么秘密,
要对家人隐瞒60多年?
有什么坚持,
让这个普通离休干部,
依旧住在30多年前的老宿舍?
一颗感恩心,
深藏功与名。
60多年的风风雨雨,
从人民功臣到人民公仆,
他从不愿躺在功劳簿上,
时光,让人老去,
但在岁月面前,
老兵从未弯腰。

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
最近几个月,
这个地处于湖北、
湖南、重庆三地交界的小山城,
因为一位老人出了名。
他的名字,成为网络热搜。
2018年12月,
来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对全县进行信息采集,
在来凤县巡察办工作的张健全,
记得父亲曾有当兵的历史,
于是在家里的旧皮箱中寻找父亲的过往材料。

这个旧箱子,
颜色几乎变了,
皮扣已经断掉了,
是用根线勉强缝起来的,
里头翻出来一张报告书、
一个立功证书、三枚奖章。

如果时光可以被浓缩收纳,
他人生中最壮烈也最自豪的生命段落,
都封存在那只旧皮箱里。
如同时光宝盒打开,
硝烟、战火、轰鸣……
铁与血的气息从中升腾,
弥漫老兵简陋的家。
当时的张健全还不清楚,
这些从陈年旧皮箱里拿出来的材料意味着什么,
他只是按照要求交给了退役军人事务局。
当红色包裹打开,露出勋章,
上面写的是“人民功臣”。

工作人员一下子愣住了,
只是一次普通的采集,
他根本没想到发现这么一个大英雄。
得知这样一位战斗英雄就在身边,
整座山城轰动了。
然而,更令人们感到意外的是,
张健全和家人也是此时才得知,
95岁的父亲张富清曾经是一名战斗英雄,
这个秘密,
张富清竟然对家人隐瞒了60多年。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时代楷模发布厅》,
说到这,
张建国还记得刚知道真相时的惊讶。
原来,
在贫困山区干了大半辈子的父亲,
还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在战争年代打先锋、当突击队员,
难道他就真的不怕死吗?
在和平年代哪艰苦他就往哪里去,
难道他就真的不怕苦吗?
张建国一度不理解父亲。
虽然张富清从不提起任何自己战斗的往事,
但这张彭德怀签发的《报功书》上,
记录了359旅718团2营6连张富清,
荣立的特等功,
那是属于他的光辉岁月。

当时他所在的718团,
4000余人中只有39人获特等功。
尘封60多年的历史终于被揭开,
这些凝聚着鲜血和勇气的赫赫战功,
第一次曝光在世人眼前。
街坊邻居眼里的张富清,
是慈眉善目的、脸上常挂着微笑,
整个来凤县,几乎无人知道他的战功。
县巡察办主任邱克权翻阅了来凤县志,
没有找到相关记载。
“如果有这么大的一位革命英雄,怎么可能没有人知道。这个事情会不会是一个乌龙事件,或者说里面会不会有误会?”
——第一个采访张富清的记者张欧亚
闻讯而来的记者,
再三核实张富清的经历是否属实,
调查后,记者意识到了英雄的分量,
这三枚军功章记录了他的九死一生。
他多次充当突击队员,
作前锋,打头阵。

有一次永丰战役中,战斗异常残酷。
因为伤亡,
仅一天,第718团1营换了三个营长,
6连则一夜换了8个连长。
作为突击小组,张富清和两个战友一起,
在深夜里开始行动,
他第一个带头跳下4米多高的城墙,
突击队,就是敢死队,
基本上是要牺牲的。

在双方密集火力交锋中,
他逼近敌人碉堡,
把八颗手榴弹埋到地下,
上边放上炸药包,
手榴弹弹环一拉,
把碉堡炸毁了。
战斗持续到天亮,
张富清炸毁了两座碉堡、缴获两挺机枪。
这时他已满脸流血,
一摸头,
发现一块头皮被炸得很高。
永丰城收复,
他死里逃生,
但突击组的另两名战友却已牺牲。
采访时,素来严肃的张富清止不住流泪,
每一次流泪,
都是他提起牺牲的战友。

至今,战争的伤痕还留在他身上,
被燃烧弹烧焦皮肤,
被子弹划开头皮,
被冲击波震落大牙
——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难以想象。
他一年四季都戴着帽子,
不是因为怕冷,
而是因为头部创伤,变天就痛。
1955年,张富清退伍转业,
与那段峥嵘岁月最后一次合影。

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
军一等功一次、
师一等功一次、
团一等功一次、
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这些功勋被他封存起来,
无论顺境逆境,
他淡然处之,
将英雄过往就此湮没在岁月里。
作为战斗英雄和
中央军委培养高级干部学校的学员,
他本可以有多种转业选择,
留在大城市工作,
因为一句“祖国需要你”,
张富清主动选择来到来凤,
这是湖北省最偏远的县。

从人民功臣到人民公仆,
他放下枪和功勋,
默默地在最基层劳作。
以突击队员的精神,
他辗转在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
外贸局、建设银行工作。

昔日战场的峥嵘岁月虽已远去,
但军旗下许过的铮铮誓言已被他镌刻在心。
1975年,
51岁的张富清调任来凤县卯洞公社任副主任,
他一头扎进更偏远的高洞管理区,
这里不通电、不通水、不通路,
山连着山,
村民的物资上不去,山货下不来,
不仅吃饭成问题,连日常出行都充满危险。
要致富,先修路。

他四处奔走、申请报批、
借钱筹款、规划勘测。
白天拿着锄头一起修路,
晚上就住社员家的柴房,
铺点干草席地而睡。
这条长约5公里的路,
有至少3公里在悬崖上,
只能炸开打通。
谁都没有修路的经验,
炸药用不好还可能出人命,
当时年过半百的张富清,
又是第一个站了出来。

张富清攻城拔寨打先锋,
那个战场上的他仿佛又回来了,
肩挑手扛,
硬是在那绝壁上修出一条路。
路通了,
乡亲们的物资到了,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其实,张富清家庭当时“不成样子”,
在那个年代,向组织打个欠条,
缓解一下家庭困难,
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时任镇长向致春去查账,
从干部到百姓,
谁都有借款的欠条,
可张富清没有一张欠条。
在申请福利的名单里,
也从没见过张富清的名字。

1960年代,张富清任三胡区副区长,
一个人几十元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人。
时逢三年自然灾害,
国家开展精简退职工作,
分管这项工作的张富清,
首先动员的竟然是妻子。

孙玉兰在供销社上班,
在吃不饱肚子的年代,
那可是个好单位。

于是,孙玉兰下岗,
当保姆、喂猪、捡柴火、做衣服……
为了贴补家用,
这个副区长的妻子只能打零工。
张富清的一生正如他的名字:
富足于精神、清廉于物质。
当了30年的公务员,
张富清对待自己和家人十分严苛。

四个子女没一个在父亲任职单位工作过,
他一家还住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
建成的建行宿舍,
旧白墙已呈现斑驳的青色。
5层楼里唯一的旧木窗就是他的家。

很难想象,一位离休干部的家是这样的:
用了30多年的竹椅、木桌,
陪了他60多年的满是补丁的搪瓷缸……
他把生活需求压缩到极限,
这个家极为朴素,但被他收拾得整洁如军营,
衣物用打背包的方法整齐捆着,
好像随时出发行军。

88岁时,张富清的左腿被截肢了,
医生曾估计,
他的余生就在床上或轮椅上度过了。
可安上义肢之后,
他竟然能在如此高龄,奇迹般地站起来。
靠着在战场上淬炼出的意志,
如今,张富清已经可以自由走动,
有时还会亲自买菜下厨、给老伴炒几个菜。

英雄无言、深藏功名,
60多年的风风雨雨,
他把军人的血性与忠诚,
书写在了家国的历史长河中,
始终坚守那颗从未改变的初心,
在部队,他保家卫国;
到地方,他为民造福。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那些为了新中国而壮烈牺牲的英魂,
我们不会忘,
身经百战、却隐藏功名的活着的英雄们,
我们更不会忘。

在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
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
授予张富清同志“时代楷模”称号。
中宣部副部长梁言顺专程从北京赶到来凤,
在张富清疗养的医院为老人完成了颁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做战斗英雄,
但每个人都能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英雄,
成为奋进新时代的英雄
|
|
上一篇:“洞庭之子”余元君的9000多个治水日夜 |
下一篇:太白西岸·汤舍F区调整规划方案批前公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