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之子”余元君的9000多个治水日夜
2019-10-14 09:18:30 来源: 点击: |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我们从中学课本就学过的名句,
是范仲淹在八百里洞庭湖写下的。

洪水猛于虎,
洞庭湖调节蓄洪,
保佑着武汉三镇、江汉平原,
一次次挺过长江洪峰,
这背后,有一群水利人的付出。

在同事眼中,
他在生活上是最好打交道的人;
但他在工作上很苛刻,
是大家最“怕”打交道的人。
他是个“狠人”,
同事说,他从没请过3天以上的假,
经常会在凌晨三四点还在发文件,
他总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
身子硬、底子好、抗折腾。

生死相依,
他生在洞庭湖边,
他长在洞庭湖边,
他将一生交付这变幻莫测的波涛,
与时间赛跑,与自己较劲儿,
一生为湖区筑起坚固长堤而努力,
直到生命的指针停在洞庭湖边。
他是湖南省水利厅副总工程师、
湖南省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总工程师余元君。
如果生命只剩下三天,
你会如何度过?
在生命的最后三天,
余元君辗转六地,
处理5个水利工程项目会议。
2019年1月19日,星期六,
这是他出差的第三天,
他答应了妻儿早点回家,
庆贺儿子期末考试全科得A。

湖南冬天降雨多,长沙又潮又冷
他急啊,
迫切希望工程能够完工,
他刚看过的大通湖东垸分洪闸,
因为天气原因,施工进度有些滞后,
闸门还没有安装。
如不能赶在4月1日前安装完闸门,
一旦汛期来临,洞庭湖水位上涨,
垸里32万亩土地、12万百姓
都有可能遇到洪水侵害。
这一天,他来到钱粮湖分洪闸。
天气湿冷,飘着小雨,
他踩着泥塘去工地勘察项目,
再回到简易工棚开会,
这对他已是常态。

然而,在会议接近尾声时,
意外发生了。
伴随一阵剧烈的身体不适,
他感觉像呛了一口气,
原本笔直的身子突然一塌,
手把胸口捂住,
瘫下去的他扭头跟同事说:
“帮我开一下窗户,我有点不舒服。”
同事问他,要不要躺着休息。
他点点头说:“躺着,要得。”
120救护车随即火速赶到
医生全力抢救
还是没能留住余元君
脉搏变弱,呼吸变浅,
同事张彦奇一直攥着他的手,
直到他的手渐渐变凉。
余元君的生命定格在了46岁。
脚上穿着还是那双旧的安踏鞋。
“躺着,要得。”
这是余元君留给世间的最后一句话。
在三天满负荷运转后,
他与洞庭湖仓促作别……
最后3天浓缩的是他25年的工作常态,
他负责洞庭湖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洞庭湖是湖南人的母亲湖,
从明代开始就流传这样一句话:
“湖广熟,天下足。”
洞庭湖区有1000万人、1000万亩耕地,
一旦洪水涨上来,
那这些都可能会覆灭。
从某种意义上讲,
中华民族的历史,
其实也是一部治水史。
潇湘百姓曾为水患所害而苦不堪言。
九八洪水,大雨倾盆,遮天蔽日。
浊浪腾空,屋舍倾倒。
黄洪肆虐,一泄千里。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难在洞庭。
治水、救民,便是余元君的人生目标。

他明白,治理洞庭湖,
不是政绩工程,不是短期行为,
非一朝一夕之功,一人一生之劳可至。
洞工局总工、省水利厅副总工、分管工程处,
这三项工作过去分别由三人担任。
余元君深知这些工作不仅工作量大,
而且责任大、难度大,
但他没有推辞。
他不能退缩,
因为他身后是千万百姓的安危。
《时代楷模发布厅》录制那天,
余元君妻子哭成泪人。
妻子眼里,他是个很浪漫的人,
当年还特别花心思地去追媳妇,
每天下班后都陪媳妇吃饭、逛街。
后来妻子才知道,
余元君分秒必争,
晚上送她回家后,
还经常赶回办公室“开夜车”。

婚后,他越来越忙,陪不了妻子,
2003年结婚纪念日,他突然说:
“老婆,我带你出去走走吧。”
结果他带媳妇去了常德,
租了一艘船,游洞庭湖。
他一直滔滔不绝地介绍:
这是什么堤、哪一年修的、多宽、多深。
许多数据脱口而出。
妻子发现,他讲得特别自豪,
整个人神采奕奕,眼睛放着光。
以前妻子还会抱怨丈夫工作忙,
但就在那天,妻子什么都理解了。
世间最动人的告白,
不过是余生漫长的陪伴。
可如今只徒留妻子那句
来不及说出的“我爱你”。
丈夫猝然离世后,黄宇写了封信,
在《时代楷模发布厅》,
这封信以及两人的爱情呈现在舞台上,
让人为他们18年的厮守流泪。
元君,昨晚我又梦到你了,梦里的你瘦了,你和孩子在篮球场挥汗如雨,孩子笑得那么灿烂......我总是忍不住想你,我总觉得你没走,你只是出了一个很长、很远的差……
元君,这么多年了,咱们聚少离多,就连咱们一家三口的合影也只有十年前拍的那两张全家福。你总是说以后日子还长,不用着急。可是我万万没想到,咱们十八年的夫妻情就永远定格在了2019年1月19日那一天。
噩梦般的消息突然降临,远在岳阳的你,到底怎么了!在赶往岳阳的路上,天崩地裂的消息接踵而至,迎接我的不是你的病体,居然是你的灵柩!我懵了,泪水如奔涌的洪水,为什么?为什么元君,为什么你说走就走,为什么你连一句话都没有给我们娘俩留下?
是啊,你没有留下一句话,可是你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治湖经验和技术,你说过你是洞庭湖的儿子,一生治湖,用一辈子保三湘四水安澜,你用生命守护着洞庭,你做到了,可是你却没有做到陪我们母子相守一生。
元君,我想你啊,我多么想在你耳边,再唠叨唠叨,我多想能再和你吃一顿团圆饭,我多想听你夸我做的菜好吃,多么多么想你再抱抱我和儿子!
元君,你知道吗?在你离开的追悼会上,咱们儿子一滴眼泪都没掉,他说:“爸爸说过,他不在家,我就是男子汉,要做家里的顶梁柱,要照顾好妈妈”。
我听到这,我忍不住抱着儿子痛哭了一场。元君,咱们的儿子他怎么那么像你啊,爱读书像你,坚强懂事像你,那要强的性格更像你。
元君,我亲爱的丈夫,我好爱你,我和儿子想你,我们永远想你!
他是洞庭湖的儿子,
一生治湖,保三湘四水安澜
——他做到了,
可他却没做到和妻儿相守一生。
他正给儿子编的奥数辅导书不可能完成了……
生命定格在尚未完成的那一瞬间。
湖南大旱,庄稼无收,
百姓吃了上顿没下顿,
他出生在洞庭湖旁清贫农家,
一遇到干旱或洪涝,
家里就颗粒无收。
1990年,他考入天津大学水利系,
希望能改变家乡“靠天吃饭”的落后。

1996年,余元君进入洞工局工作,
就此把下半生献给浩浩汤汤的洞庭湖。
他给领导留下的第一印象,
是“像个土包子,人又黑又矮又胖”。
对于憨实寡言的他的工作能力,
领导一开始也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灾,
催生全国水利系统建设改革,
项目法人责任制等“四制”改革开行。
可是,接收到水利系统改革的指令后,
相关单位在实施时都感到很为难。
洞庭湖过去堤防工程质量没有控制,
一张白纸,
洞工局由上到下都不知道怎么干。

一旦国家的改革政策不能落实,
洞庭湖的治理和保护将举步维艰。
领导找到余元君之前,
并没有报很大希望。
可他最终编纂出一本成果,
被同事们称为是“宝典”,
成了当时最重要的工程建设管理指南,
洞工局里几乎人手一本,
项目法人制和招投标从此走向正轨。

余元君(右)
他总是第一个发现问题、
第一个解决问题的人。
2002年7月3日,资水上游连续降雨,
湖南益阳的烂泥湖垸发生重大险情,
管涌数量从一个变成了八个,
形成了棘手的管涌群。

情况危急!
堤防后的72万亩耕地、70万人口,
还有一个国家粮食储备库。
一旦溃垸,那将是灭顶之灾。
地方政府请求洞工局支援。
装卵石,搭围井,
这位省里来的专家有点儿不一样,
余元君不在指挥部研讨方案,
反而在一线干起了抢险的活,
现场教官兵们装沙袋的新方式。
围井搭建成功,
通过38小时的抢险,
险情终于得到控制。
随着外河水位下降,
大堤保住了,
垸内的百姓避免了一次洪灾。
“还是省里来的专家
提的意见能保堤,能保命。”
这是百姓对他的肯定。
他从一个科员成长为总工程师,
解锁了一次次抗洪抢险难题。
这得益于他对洞庭湖的痴迷,
每一段水系,
每一个堤垸,
每一处水情。
他心之所想,眼之所见,
都是洞庭湖的治理大业。
基层的同志都称他“湖里精”
余元君走遍洞庭湖226个堤垸,
走遍3471公里一线防洪大堤。
岳阳,他带队查勘一处污水自排闸,
洞内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大家都劝他不要进去看了,
可他穿上雨靴,一头钻进漆黑涵洞。
等他走出来时,靴子里满是污水,
全身散发出难闻的臭味,
腿上还因污水浸泡出现大片红斑……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后的21年,
是中国水利系统建设飙涨的21年。
身为洞工局总工程师的余元君,
先后主持数百个项目评审和招投标,
签下的合同、经手的资金超过百亿元,
在洞庭湖工程量密集的时候,
他每年过手的资金就有十亿元,
可谓是大权在握。

可他的工作作风让不少同行望而生畏。
有一次,前期勘测一个堤垸的湖泊时,
设计院没发现杂草埋没的护坡,
当施工单位铲除杂草后才发现。
于是施工单位提出,
要拆掉老护坡、重新修盖新护坡。
但他五六次反反复复实地勘查后,
坚持认为没有必要修建新护坡,
因为旧护坡的设计标准比新护坡还高。
这里里外外,为国家省了两笔钱,
至少大几百万。
他总是想着把每一笔钱用在刀刃上,
在工作上规矩得近乎刻板。
面对家人提出的请求,
他的态度也曾让周围人无法理解。
余淼是余元君的侄儿,
大学时选了水利工程这冷门专业,
本以为在同一行业能得到叔叔帮助,
但他却在叔叔面前碰了壁。

提到余元君,他的九弟泪流不止;
提到七弟,他六姐将脸埋进围巾嚎啕大哭。
终于平静下来,六姐无力地说:
“人都走了,怨他有什么意义,心疼他。”
手足之情,何来怨?
原来九兄弟姐妹中,
他是唯一一个上大学、有公职,
直到现在,他的兄弟姐妹仍在农村务农,
或奔波外省工厂车间打工。

亲朋好友都以为这个有“权力”的人,
能够让九兄妹家里焕然一新,
可求他承包项目、推荐工作时,
他一律回绝:
“扯这个事,免谈。”
有一回,同事李三友开车送他回老家,
因为路况不熟,
李三友便想着找路边的一个砍柴人问路,
谁知余元君对砍柴人喊道:“二哥!”
清白做人,
干净做事,
坦荡做官,
这固然好,
可他的决绝一度让家人觉得“无情”。
“在我们眼里,余总工是‘大人物’,学历高、职务高、能力强,是湖南水利界的权威和专家。但他又非常平凡,穿得很朴素,没有一点领导架子,每次都和我们说家乡话。余总一个侄儿大学毕业后,现在还是一家公司的临时工;他有一个哥哥现在还住着农村的土坯房,“我们都觉得他有点‘不近人情’。”
——余元君老家临澧、同属水利系统的湖南省人大代表黄咏梅
他没有给老家办过任何一桩不合规矩的事。
但就是在这份“无情”的背后,
他却用另一种方式关心着大家。
母亲患有尿毒症,需要定期透析治疗,
为了减轻兄妹压力,
他独自承担母亲医药费。
家里晚辈读书,他资助学费、生活费。
恋亲不为亲徇私,
济亲不为亲撑腰。

2017年,余元君父亲过世,
几个同事凑了三五百元去他老家悼念,
“余总工半跑着追出三四里山路,
硬是把钱塞还给了我们。”
湖南省人大代表、县洪道站站长资程说。
还有一年油菜花开的时节,
资程和同事给他送一桶30斤的菜籽油。
他们把油悄悄放在他住的酒店大堂。
可余元君把他们狠狠数落了一顿。
那是资程唯一一次被余元君责骂。
余元君:“老师,我知足了,我出生贫寒,一个农民的儿子,我现在掌这么大的权,这么高的俸禄,我真的知足了。但是也有人告我的状。”
琴国佑:“告什么状?”
余元君:“他们说,我不好说话,不近人情。也就是说,在工程质量上,丝毫不让,一点也不退步。我管理上亿的资金,只要我违心地点一下头,答应一下,我可以一夜暴富,但是这个钱我不能要,我管的是国计民生的大事,这个钱我不能要。”
“这个钱我不能要。”
余元君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克己奉公的背后,
是坚定的政治定力,
是清醒的底线思维。
他选择用一廉如水的姿态,
汇入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中。
“功成不必在我,
但建功必须有我”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这一世,
他初心为水利,终身献洞庭。
让百姓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
是他奋斗一生的目标,
更是无数水利人肩负的使命。

就是这样一种责任担当,
让他扎根洞庭,奔赴基层,
了却潇湘水患事,
赢得一湖四水之清波。
在《时代楷模发布厅》,
中宣部副部长梁言顺颁发奖章和证书,
由余元君的妻子黄宇代领。
魂归洞庭,星落君山,
他留下“忠诚、干净、担当”的佳话,
今生未了的水利情缘,
只有来生再续!

治水半生潇湘地,一山一水总关情。
洞庭竹叶湘妃泪,君山银针祭君魂。
赤子真情,守护这一江碧水,
绵绵用力,涓滴不弃,
可以成江河,可以入大海,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人民不会忘记,
祖国更不会忘记。
|
|
上一篇:为祖国健康工作70年,92岁还在坚持打卡上班!他是时代楷模 |
下一篇:一次跨越千里的特殊颁奖仪式,只为这位深藏功名的95岁老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