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健康工作70年,92岁还在坚持打卡上班!他是时代楷模
2019-10-09 16:49:12 来源: 点击: |
年近80,
有时还坐着火车上铺出差,
92岁了还在刷卡上班,
别人都心疼他身体,
就他不在乎,
他这一辈子都是拼命三郎,
他这一辈子都笃行石油报国,
他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陈俊武。
他身上有老一代科学家的特质,
干的可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生活中的他不讲究、能凑合,
可在工作上他从来不含糊。
我们不知道他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
一点点啃下科研的难题,
或许是夜深人静大家酣睡之时,
或许是在差旅途中饿着肚子的时候,
甚至是在工厂的废墟之上。
他的人生伴随了共和国的艰难,
也见证了祖国的荣光。
70年,
他这一生伴随着共和国的风雨兼程。
他在生命底色上,
镌刻了新中国的时代缩影。
手握滚烫的北大毕业证书,
他的未来本可以有非常美好的选择。
但让家人和同学大跌眼镜的是,
他去报到的单位有点与众不同。
22岁的他从福州老家出发,
历时两个月,
辗转8000多公里,
来到辽宁抚顺,
坐马车来到一个日本人建的人造石油厂。
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工系,
为什么执意来到这里工作?
大二那年,他首次参观这个日本工厂。
日本依靠人造石油,
造出了汽油、煤油、柴油,
他们的飞机坦克
屡次在侵略战争中占领上风。
一腔热情驱使他执意来到这所工厂。
放弃大城市的舒适,
来到当时条件非常艰苦的大东北,
他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
就把自己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足足等待了一年,
他才等来人造油厂里
一个日本人废弃尚未开起来的
煤制油车间复工的消息。
他从小事着手,第一次技术创新,
就平均每天为厂里节约几百度电,
成长为小有名气的劳动模范。
一个北大高材生毕业后的
头十年就这么度过。
然而,一次中国石化史上的重大变革
正在悄然而至。
上世纪60年代初,
大庆油田开发以后,
他所在单位奉命转向研究天然油工厂设计,
这对他是一次打击,
他学了那么多东西,
一下子用不上了。
更让陈俊武和同事为难的是,
大庆石油厚重粘稠、成分复杂,
无论怎么尝试,
汽油、柴油产率只能提炼到30%-40%,
就像没办法把金灿灿的稻谷
变成白花花的大米饭。
王“铁人”他们辛辛苦苦开采的原油,
很多竟然沦为烧火取暖的燃料,
这让他痛心不已。
当时国际上有一种先进的技术,
这种重油加工方法叫流化催化裂化,
能让原油中的重油变成
高品质的汽油、柴油,
俗称“催化一响、黄金万两”。
就在他和同事们准备大干一场时,
却一个晴天霹雳打来。
中苏关系交恶,
他只能近乎疯狂地攻关新技术。
他常住在抚顺工厂里,
有时候两三个礼拜不回家
与高涨的科研热情相反的,
是艰苦的生活条件。
那时中国正处困难时期,
很多人因为吃不饱饭患上了浮肿病,
陈俊武的夫人也不例外。
1965年5月5日,
流化催化裂化装置一次投产成功,
这是由中国自主开发、
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安装的,
带动中国炼油技术一举跨越20年,
大幅接近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基本结束中国依赖进口汽油、
柴油的被动局面
中国人民用“洋油”点灯的日子
一去不复返了!
这因此被称为
中国炼油工业的第一朵“金花”,
从那天起,陈俊武多了一个称号:
中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
然而就在他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
一场突如其来的运动打乱了他的节奏,
陈俊武和他那些珍贵的资料辗转几千公里,
落脚到一个条件简陋的山沟里。
1969年底,中国开始三线建设,
我国边境省市的重要科研单位隐蔽到三线,
石油工业部抚顺设计院搬迁到豫西山区。
他不顾环境的恶劣,
在简陋的窑洞中做研究。
在那个特殊的时期,
很多工业研究都被限制被搁置,
他没有怨天尤人,他明白,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好不容易刚刚追赶上的步伐,
一旦放弃,
那将面临全面落后的残酷局面。
没有条件跟发达国家做技术交流,
那就自学语言,
通过文字资料来研读技术,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
他度过了9年。
1978年,“科学的春天”来了,
陈俊武受邀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
他觉得有使不完的热情,
有使不完的劲儿。
从北京返回洛阳后,
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研究开发同轴式催化裂化技术
同轴式催化裂化装置与上一代差异很大,
这种装置工艺极其复杂,
如果说上一代装置是在造飞机,
那么新的同轴装置就像是在造火箭,
虽然有相通之处,却又极为不同,
国际上仅有几家顶尖公司
能够自主设计施工。
当陈俊武准备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时,
反对的声音出现了。
发生爆炸,谁负责任?
熟悉陈俊武的人都知道,
他性格温和、不愿与人发生争执。
然而这一次,他却拿出试验数据据理力争,
从兰州到北京,
一直争论到原石油部主办的论证会上。
1982年秋,
兰州炼油厂同轴式催化裂化装置建成投产,
当年就回收了4000多万元,
这个设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一举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他会5门外语,
英语的读说听写就像中国人使用汉语一样。
这常让年轻同事诧异,
“院士哪来的时间学这么多外语?”
刚参加工作时,因为需要和苏联专家沟通,
他自学了俄语;
因为德国技术先进,为了不落后,
他自学了德语;
在抚顺因为要掌握日本造的机器,
他自学了日语;
为了到国外考察,
他三个月自学西班牙语。
1990年,
陈俊武主动卸任中国石化
洛阳工程公司经理,
转任技术委员会主任。
他身边的工作人员
在感受他带来的荣耀的同时,
内心也常常感到“委屈”,
一次次的委屈从何而来?
陈俊武花公家的钱很小气。
去北京时在高铁上,
一份几十元的盒饭都舍不得吃,
下了车点了一份最便宜的牛肉面,
他出差住便宜酒店、很少坐出租车。
“他不喜欢麻烦别人”
所以与其说下属们委屈,
不如说院士经常委屈他自己。
他在郑州大学院士工作站兼职6年,
先后带出了4位博士。
他坚持每月到校授课,
吃住行费用自行承担。
2016年,他将近20万元兼职教学
应得的报酬全部捐献,
用于奖励优秀的青年学子。
给自己花钱他舍不得,
但是给青年人才花钱他很舍得,
他曾资助贫困学生完成了
复旦大学四年的学业。
上世纪90年代的时代记忆
和国企改革相随,
中国石化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陈俊武此时已经功成名就,
但他依然对石化行业的人才困局感到担忧,
他再次将目光放在了年轻人身上,
没想到,
他此举改写了很多年轻人的人生,
甚至改变了一个行业的生态。
安庆石化副总经理宫超桌上摆着张毕业照,
19个年头过去了,
他依然视若珍宝。
研修班培训,
在他看来是“一生的荣幸”。
宫超所参加的研修班没有国家承认的学历,
甚至没有固定的课堂,
但毕业生都已成长为催化裂化行业的翘楚。
这个普通的催化裂化高级研修班
只要是在石化行业一线
工作五年以上的高级工程师,
不论年龄大小,
不论哪家企业,
一律可以参加入学考试。
然而与他不拘一格的招生政策相反的,
是他极为严苛的教学风格。
宫超从参加入学考试那天,
就体验到了陈俊武的魔鬼政策。
那时,他每天对学员进行封闭管理,
突击补习。
在他的课堂上不准交头接耳,不许溜号,
甚至课后看电视都成了一种奢侈。
当时宫超和同事们很不理解,
他也是在多年之后,
才从陈俊武的口中得知个中原委。
魔鬼式培训结束后,
他还为每个学员量身定制“大作业”。
每一个作业都需要半年以上时间完成,
平均每一份都有300页之多,
而这些作业,他都要逐行逐字进行批改。
当年的50多个高研班学员
做大作业的流化催化裂化装置,
迄今还有20多个在中国运转。
而今天,由这些学员负责的项目
已经超过80个,
每年创收超60亿元。
在《时代楷模发布厅》,
宫超和几名同学收集了
高研班所有人的工作成果,
送给陈院士,感谢他的教导。
1997年后发生了很多大事,
国际原油价格大起大落,
油价一路狂飙到纪录的高点,
2010年后曾经超过每桶148美元。
陈俊武敏锐地觉察到,
对依赖石油进口的中国来说,
高涨的油价无异于被人卡住了脖子。
那一年,他已经70岁了,
这个古稀老人对国家能源安全深感焦虑,
苦苦思索考虑能源替代问题。
两位突如其来的访客,
敲开了他办公室的大门,
带来一个令他舒展眉头的消息——
石油替代领域的甲醇制烯烃实验
取得重大进展。
烯烃是很多化工产品的原料,
从家具、服装到汽车、航天都离不开它。
以前烯烃只能从石油中获取,
这让中国石油进口数量大幅增加,
进口比例一度接近50%,
这是国际公认的能源安全红线,
一旦超过50%就会被外国掣肘。
中国作为煤炭大国,
如果用煤炭制作甲醇,再转制成烯烃,
则可以减少原油进口,
对国外的能源依赖就会降低,
为此他执意将这项技术国产化、产业化。
国外一些公司嗅到了中国的庞大市场,
都想在此分得一杯羹,
一场中外技术的较量就此展开。
当时国内外甲醇制烯烃技术
都处于实验室阶段,
谁先建造出合理的工业装置,
成了成败与否的关键。
陈俊武决定放慢节奏稳扎稳打,
先建立大型试验装置,
试验成功再建厂生产,
这与国外的主张完全不同。
2004年,他已经77岁,
作为试验装置的技术指导
和工程设计牵头人,
每次有需要,他都会亲临现场,
这让同事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2006年2月春节刚过,
他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起,
试验现场出现了技术难题,
试验现场停车了!
催化剂一堵就跑,
一跑就跑几吨,
一吨20万元。
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面对浓烟滚滚的试验装置,
他二话不说穿上工作服,
爬上了近60米高的作业平台。
2010年8月8日,
甲醇制烯烃装置一次性投产成功,
为这次中外较量交上了
一个完美的中国方案。
那天,他看着手中洁白的产品陷入沉思,
那一刻时光仿佛回到了1946年,
那个翩翩少年,
伫立在日本人的人造油工厂前,
被国外的技术震撼着。
不同的是这一次,
眼前的产品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发,
技术水平已然屹立在世界潮头。
曾经有人送给陈俊武一袋枸杞,
被他拒绝了,
因为枸杞和“苟且”谐音。
他不愿苟且,不愿坐享其成,
这位一辈子走在时代最前端的老人,
从不停歇,不能停歇。
在甲醇制烯烃装置取得成功之后,
很多人觉得他这么大年纪了,
是该功成身退享清福了,
但是他偏偏不。
时至今日他依然坚持,
正应了他的那句口头禅:
国家需要。
解决了国家能源的切肤之痛。
这样一个功勋人物,
他把个人荣誉让给他人,
坚持奉献大于索取,
做一个国家和人民需要的科学家。
2019年,陈俊武已经92岁高龄了,
但他仍然坚持每周上班3天。
近年来,
他开始转行关注全球碳减排问题,
在香山科学会议上,
他研究的数据被
国内多个研究部门和论文引用,
他再一次跨领域创新。
工龄70年,
他始终不忘报国初心。
在《时代楷模发布厅》录制现场,
中宣部副部长梁言顺为陈俊武
颁发奖章和证书。
他常说: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奉献小于索取,人生就黯淡;
奉献等于索取,人生就平淡;
奉献大于索取,人生就灿烂。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他的身体里,
一直住着70年前那个少年,
梦想石油报国、科技报国。
让我们祝福这位
“为祖国健康工作70年”的长者,
为他生命的跨度、亮度、长度致敬。
|
|
上一篇:保利工匠担纲“最美奋斗者”荣誉奖章、证书设计 |
下一篇:“洞庭之子”余元君的9000多个治水日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