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必须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全域旅游,大有可为!
——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
所谓“全域旅游”,就是一种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发展全域旅游,是践行绿色发展、“藏富于民”的最好载体。
眉县从太白山二次创业之始,就以创建国家 5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在太白山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有计划地把山脚下的每一个农家、每一条街道都当作一个景观小品来建造;把每一个村子当作一个旅游景点来设计;把一个镇当作一个特色小城来建设,把整个眉县当作一个大的旅游景区来规划建设。
仅仅几年时间,一项项到位的政策、措施,使“ 5A太白山”的旅游产业从根本上实现了“三个转变”和“三个转移”:太白山旅游由季节性旅游向全年常态旅游转变,由山水旅游向山水旅游与文化旅游并重转变,由重视山地旅游向注重山地旅游与养生休闲度假结合转变。太白山旅游区管委会由管森林公园向管社会、管部门转移,由管旅游向管园区、管示范镇建设转移,由旅游景区服务向旅游新区行政管理和服务并重转移。
太白山的这场绿色变革,显现了旅游业从“美丽山水”跨入“美丽经济”的真正功效。笔者循着太白山绿色崛起的脚步,感受着“ 5A太白山”打造全域旅游的激昂奏鸣曲——
【聚焦一】
项目支撑,夯实全域旅游发展基础
“县区一体,山水同城”,这是太白山发展全域旅游的总体战略思路。全面提升崛起,创建国家 5A级景区,在太白山注重行政区域全景化打造,使旅游产业全地域覆盖、旅游资源全区域整合、旅游项目全领域互动、旅游服务全社会参与。
“一个大旅游区的崛起,投融资平台的建设是基础。”太白山旅游区管委会负责人说。面对“五年百亿投资振兴计划”的需求,太白山成立了投资集团,采用多元投入、市场运作与整合开发的形式,分别与多家投资公司和金融机构达成了战略合作,率先采取 BT模式建设旅游区基础设施。
五年来,太白山先后投资 80多亿元,通过公开招标实施了 120多个事关基础和长远的旅游项目,撬动了来自市场的400多亿资金投入太白山建设。建成了西北最大的现代化游客服务中心,实现了高山索道“三索联营”和景区 80公里道路全线贯通,旅游区“三纵三横一环线”的道路管网体系全面建成,形成全域覆盖的便捷化交通网络;高山电力、通讯实现全覆盖,结束了山上夜宿点蜡烛的历史。
太白山景区自 2012年夏季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之后,公路尽毁、景点损坏严重。一个国家 5A级旅游景区必须有相当好的硬件设施,太白山人不畏艰难困苦,“山上山下一起联动”,实施景点景区全面改造重建:
◉投资 2100万元,完成了河道治理、园内绿化、山体灾害治理,让游客安全进山游览。
◉投资 6900万元,对下板寺、上板寺、板寺新村、拜仙台、铜墙铁壁、莲花峰、泼墨山、世外桃源、开天关、红桦坪、太白湖等景点全面改造。
◉投资 3600多万元,对宗教场所青牛洞、观音洞、太白庙、睡佛寺、神仙宫、延福宫、小文宫、大文宫、大爷海庙宇进行改造。
◉投资 8000多万元,完成 40公里山地景区步道改造;实施“厕所革命”,新建环保公厕 8座,新建公厕 13座,改造公厕 12座;新设立景区各种标识导示。
目前,太白山已经形成“红桦坪—天圆地方—拜仙台”“拜仙台—下板寺—七女峰—红桦坪”景区循环线路,游客能更便捷地欣赏到以前因海拔过高而无法欣赏到的绝色美景。
山下大旅游景区建设更是如火如荼:先后落户太白山的旅游项目中,有温泉度假酒店群、国际会议中心、水上游乐中心、大型滑雪场、激情漂流等,还有景观大道、迎宾大道、交通运输公司、天下索道、中央水岸商业街、农夫山泉太白山水厂、龙凤广场、音乐文化广场、喷泉瀑布、街区综合改造提升等产业化项目,十里绿色长廊、千亩生态水系、万亩山体点亮等绿化美化亮化形成规模,为实现“三个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批招商项目的成功落地,为太白山国际旅游度假新区聚集丰富多元的旅游业态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山上山下的“大太白山景区”框架已基本完成布局,实现了社会共建、“旅”“居”共享发展成果的喜人局面!
【聚焦二】
“旅游 +”,打造全域渗透的多元化旅游产品
几年来,太白山旅游致力于从景点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深度挖掘了太白山独一无二的资源特色,推动“旅游 +生态”“旅游 +文化”“旅游 +休闲”“旅游 +康体”“旅游 +探险”“旅游 +美食”“旅游 +温泉”“旅游 +地产”的融合发展,着力开发全域渗透的多元化旅游产品,打造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新经济。
太白山旅游区先后在山下建成庵岭古城美食街、闫家堡关中民俗体验区等特色餐饮区,凤凰酒店、锦程酒店、太白印象等十多家温泉酒店,发展农家乐五百多户。山上,建成太白山旅游内外循环大交通体系和景区高山滑索、 40公里登山步道等设施,形成了游客休闲度假、探险科考、健身运动的独特路径,依托独有的自然资源,开发了 50多种太白山特色纪念品,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需求。
经过几年的精心打磨,面貌一新的太白山可游、可赏、可玩、可休闲,项目越来越丰富,它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把这里当成自家的“休闲目的地”和“后花园”,而太白山旅游也实现了从“一座山”向“一座城”的转型升级,多规合一,实行公共服务一体化,旅游监管全覆盖,而且从门票经济全面转向产业经济。
【聚焦三】
“移民太白山”,变旅游景点为旅游型城镇
“移民太白山”,曾经并不被看好。但是,仅仅几年时间,太白山的房价已经远远超过 90公里之外的宝鸡市区!有的景观商品房每平方米 6300元,均价将近六千。
即使如此,这里的楼盘还是十分抢手。萃取地表 2000米以下的优质深层岩矿泉,出水温度高达 72摄氏度的温泉全部入户,宝鸡、咸阳、西安等地的人们纷纷到这里置办产业。太白山开发之初就打出了“移民太白山”的口号,充分发挥太白山占据西安、宝鸡“一小时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全面启动了多个旅游地产项目。周边农家采摘体系的建立,形成十里绿色长廊、万亩果岭绿化为主的生态特色,再加之以户外泡汤、星级温泉酒店为主的温泉特色,以千亩湖面、生态水系为主的水景特色,使太白山潜在的旅游地产资源得以全方位开发。
住下来,还要住得长久,住得有滋味。因此,太白山旅游区管委会加大了太白山旅游从季节性向常态化转变的力度,太白山漂流、滑雪场、山地运动公园的建成,使这里夏季激情漂流戏水、冬季赏飞雪观冰挂、春秋季引进体育赛事,四季泡温泉,形成全年游乐格局和旅游产品体系。
【聚焦四】
强力整治环境,为 5A级景区巧打环保牌
对旅游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毫不放松,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5A级景区的交通环境、食宿环境、旅游市场环境都是整治的重点,太白山旅游区在高标准完善旅游设施、高水平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在旅游市场综合治理上狠下功夫,先后开展了景区及周边旅游市场秩序暨治安环境专项治理、旅游市场安全和秩序检查等专项行动,重拳打击涉旅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整治了旅游市场环境。
他们每年都要开展为期 2个多月的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打击旅游市场乱拉客、涉旅企业欺客宰客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规范了餐饮、住宿、旅行社、客运、购物等市场环境。
在加大环境卫生清洁力度方面,太白山管委会对旅游区环境卫生保洁采用了城市管理网格化方式,确保整个旅游区干净整洁。针对餐饮油烟污染问题,旅游区严格环评审批,从项目选址、油烟污染防治等方面控制餐饮污染物排放,如今,太白山各种档次的餐饮酒店宾馆游乐场都非常干净漂亮,而且四季生意兴隆。
相与明月清风际,只在高山流水间。太白山如今“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产业因全域旅游而更兴旺、城乡因全域旅游而更美丽、百姓因全域旅游而更富有,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共建共享的“太白山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太白山全域旅游快速发展的事实证明,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旅游的产业价值在“美丽山水”带来的“美丽经济”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显现。
【启示】
旅游资源“聚变”为经济、文化向度
全域旅游倡导下的新型目的地,是一个旅游相关要素配置完备和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综合性、开放式旅游目的地,旅游质量和形象由整个社会环境构成,这就要求全域旅游必须走价值共创共享之路,既考虑让游客游得顺心、放心、开心,也要让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资源如果多到一定程度,市场就会找上门来。这个经济学上的概念,对于太白山的旅游发展来说,就是旅游资源要丰富集中,而这些,太白山已经做到了。几年来,太白山注重全域式打造,实现处处皆景点、随地可旅游,将美丽的自然山水与文化历史人文相契合,保护生态资源,让游客在山水之间找到精神的归栖,得到润泽心灵的感受,有了“景以化人”的深意,走出了一条融景点、文化、产业为一体的“绿色崛起”和“美丽经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