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白山佛教文化的传入与发展
佛教最早进入太白山的具体时间已不可考,但因太白山北麓的眉县和周至等地属于关中通往西域的要地,佛教在这些地区的传播不应晚于两汉,从相关资料来看,北魏时期太白山僧人的活动已经有了记载。根据南北朝时期的梁朝释慧皎撰写的《高僧传》和唐代释道宣撰写的《续高僧传》中记载,历史上发生“三武灭佛”时,长安的很多僧人为了躲避朝廷的迫害,常常会将太白山作为理想的避难之所,然后在这里修建寺院,修行学习,逐渐地使太白山成为关中佛教的一个后方基地,太白山曾经留下了很多高僧修学遗迹和文字记载。《高僧传·习禅篇第四·宋长安寒山僧周(附僧亮)传》记载,北魏太武帝灭佛,关中僧团领袖僧周带领门人弟子入“寒山”避难。灾难过去后,避居 “寒山”以僧周弟子僧亮为首的寒山众僧又成为长安佛教复兴的重要力量。寒山到底是哪一座山,已不可考,只说其在“长安西南四百里,溪谷险阻,非军兵所至。”从太白山的地理位置及其地形地貌等方面来看,此处的“寒山”指太白山的可能性比较大。今天在太白山深处有大量的佛教寺院遗迹,如下板寺、上板寺、放羊寺、明心寺等,应该与当时佛教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五代以后,国家政治经济中心从长安转移到开封江南,关中也丧失了佛教中心的地位,但长安地区的终南山和太白山在汉传佛教僧团中仍保持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虽然这一时期的史料较为缺乏,这一时期太白山佛教的情况并不清楚,但根据当地发现的各种碑石资料可以肯定的是,到终南山太白山参学行脚仍然是大多数僧侣修道生活中重要经历。元明清时期,关中虽然不再是全国的佛教中心,但在三教合一思想潮流的推动下,太白山民间佛教活动开始积极发展,逐渐与道教、儒教、民间信仰相结合,与民众日常生活的关系也日益紧密。近代,因兵荒马乱等各种原因使太白山的佛道教寺院道观毁坏严重,但太白山作为佛道教隐修的理想之所,还是吸引了很多修道之人来此禅修。近代最著名的僧人虚云就曾经对太白山隐修生活留下记载。光绪十三年(1887)春二月,虚云和尚在终南隐修期间,曾游太白山,他的自述年谱对此也有简单记载:“游太白山,高一百八里,六月不融雪。至二板寺、大板寺,上大龙池顶,水分四流”。光绪二十九年(1902)虚云和尚再入终南,先是隐居在嘉午台,后为避尘扰,欲入太白山,在山里岩洞中住了几日后,被人发现,乃出山南而去。
(二)在太白山修行过的著名高僧
太白山佛教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尤其是在南北朝到隋唐的几百年间,太白山曾是长安佛教发展的后方基地,在佛教发展遇到挫折时,太白山又是佛教的避难和存留之所。这为太白山佛教文化的发展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大量的高僧曾在此修行弘法,也使得太白山在中国佛教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正因如此,时至今日,太白山仍是众多佛教信众向往和行脚的神圣之地。通过各种史料文献,我们发现曾经在太白山修行弘法的著名高僧非常多,其中很多高僧在当时都是佛教界的领袖,有些高僧当时被皇帝封为国师,有些后来被佛教界尊为创宗立派的祖师爷。下面根据史料的记载,对其中最重要最著名的十多位高僧做一简要的介绍。
1、释僧周
释僧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高僧,据《高僧传》记载僧周自幼性情性高烈,志向远大,又十分低调,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行踪。北魏太武帝灭佛时,他嵩山坐禅,他告诉门人:大难将至。于是带着徒众数十人逃到太白山,发现这里地势高显,不易被官兵发现,就盖了简易房屋定居下来。不久太武帝被害,佛教重兴。适逢永昌王镇守长安,奉旨恢复佛教,他听说太白山僧周德业非凡,便派遣使者入山征请。僧周以年老体衰拒绝征请,弟子僧亮应命出山。僧周临终时告诉徒弟说:吾就要走了。当天晚上就有火僧周所躺的绳床后冒出,烧着了僧周的身体,大火烧了三天才熄灭,但房屋却不曾受损。
2、释僧亮
释僧亮,俗姓李,长安人,僧周的弟子,曾随师父僧周在太白山避难修行,后经师父推荐,出山大兴佛教。据《高僧传》记载,北魏泰武帝灭佛活动结束后,又开始复兴佛教,派人来请僧周出山,僧周以自己已老推辞,而推荐其弟子僧亮出山。僧亮说:佛法兴盛与否就在今天,如果我因为出山被害,我也没有怨言,如果没有危险,那么佛教振兴指日可待。于是随使者至了长安。永昌王和长安百姓听说僧亮来了纷纷扫洒街巷,倾道迎接。僧亮向永昌王等人开示了祸福轮转、因果轮回的道理,听众悲喜交加。在僧亮的倡导带领下,长安周围佛寺得到修复,僧人纷纷回来弘法,关中佛教开始复兴起来。
3、释智诜
智诜法师,字慧成,俗姓徐,徐州人。少少年聪敏,在四川游学精勤。后北上准备到关中学习,正遇上北周武帝灭佛,于是逃入太白山。隋文帝即位后,智诜出山,在长安讲述戒律。蜀王杨秀将之请回四川,住在益州法聚寺,一时间到门下皈依学法的僧俗无数。智诜严护戒律,合寺僧众无不畏惮。武德元年(618)十月一日圆寂,时年八十。
4、释道安
释道安,俗姓姚。冯翊胡城(今陕西渭南)人也。少年颖慧,出家后四处游访,学无常师。性情恬淡安静,举手投足都很有威仪,和他相处过的僧人都很敬佩他。不久他就到太白山隐修,栖遁林泉,讲读经论。受具足戒后,进一步精研涅槃经和大智度论。北周时年,奉诏入住长安大陟岵寺(即大兴善寺),在此说法接人,京城附近的士子都来向他学习。道安博通内外学,文笔优美,受到当朝儒生和贵族的拥戴。周武帝宇文邕灭北齐战功赫赫,然对道安非常恭谨。有一次道安正在讲经,适逢武帝前来,道安稳坐讲席,让皇帝和其他人一样席地而坐听他讲经。北周天和四年(569)岁在己丑三月十五日。皇帝在大殿召集京城高僧、高道硕学明德士文武百官,讨论三教优劣废立之事,此后又召集两次讨论,将要废除佛教。司隶大夫甄鸾乃上笑道论三卷。合三十六条。道安见此状,乃搜罗经籍,向武帝进献一篇文章《二教论》详述儒释道三教之义,明三教殊途同归之得。道安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但皇帝一时无法处置,暂时放弃了废佛的行动。建德三年(574)废佛之声再起,武帝强行颁布诏令,五月十七日,下令全面废除佛道教,僧人道士强令还俗。道安隐姓埋名逃到山里,不久就去世了。
道安推崇孝道,他住中兴寺时,将母亲带在身边以便照顾。道安身边虽有侍者但照顾母亲不假手他人。每天早上必定亲手为母煮食供养完毕才开始为弟子讲课。其他如劈柴薪挑水等杂务都是亲自完成。他说:母亲生养了我,如果不是我亲自劳动就不能算是供养母亲。
5、释普济
释普济,雍州北山互(今陕西宜君县)人,少年时依止圆禅师出家,严守戒律,喜欢住山修禅。北周武帝灭佛时,逃到了太白山躲避,忍饥挨饿,历经艰难。隋文帝复兴佛教,普济出山弘法。贞观中在长安光明寺住锡,擅长讲授大品般若和法华等景点,并为之作了注疏。普济学养深广,讲经声音浑厚,周围一里内的人都能听到。
6、静蔼法师
静蔼法师(534~578)俗姓郑,南北朝时期北周国荥阳人。据《佛祖统纪卷三十八》《续高僧传卷二十三》记载,静蔼法师少年时游览寺院,看到描绘地狱种种苦刑的壁画,毛骨悚然,顿生出家之心,随即到瓦棺寺,在和禅师座下归依三宝。17岁,受具足戒,广学经论。跟随景法师听闻大智度论,后又跟从天竺梵僧亲学十载。除大智度论外,精通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静蔼法师严持戒律,修慈三昧,丝棉皮革都不用,一生以脆布为衣。北周武帝将欲灭除佛法时,他亲自到宫阙之外上表申诉,当面抗旨。因国主不听,他便率领门人弟子,进入终南山深处,隐居修道。后又悄悄移居太一山锡谷中,身披丧服,暗中弘扬大乘。著有多种著作。藏于岩洞之中。
静蔼法师悲悼于佛法沦落荒废,因此告诉弟子们说:“既然无益于这个世间,我准备要舍弃身命,往生极乐世界。”一天,他来到一座山峰,让侍者下山,嘱咐他明天早来。于是法师跏趺坐于磐石上,用刀自割已肉,一段一段放在石头上,把肠子挂在松枝上,心肝五藏都清晰可见。筋肉手足头面,都割成一块一块的,最后割下心脏,捧在手中而卒。侍者第二天早晨上山,见法师合掌捧心,面向西方,跏趺而坐,与他昨日离开时一样。尸体没有血迹,只有白色的象乳汁一样的液体四处流溢,凝结于石头之上,又看到用手书写的偈颂遗留在石壁之上。侍者就地垒石成塔葬之。这天是北周宣政元年七月十六日,时年四十五岁。
7、释僧照
释僧照,少年就跟随静蔼出家,他不喜热闹,经常独自避居独处。武帝灭佛令颁布后,他便跟随师父静霭法师隐入太白山,和其他师兄弟一起该庙造寺,为入山避祸的僧众提供住所。隋文帝即位后大兴佛法,僧照在户县南山田谷建立了神田寺在这里授徒讲道,名振关中,僧俗崇仰。隋文帝末年,又在岐山隐居。文帝听说僧照道行高深,命令宰相杨素前去请僧照入宫。僧照山林幽静不愿出山婉拒了文帝的邀请,皇帝对之更加礼遇,大业七年(612)去世。终寿八十有三。
8、释法安
据唐道宣著《续高僧传》卷二十六记载,释法安,姓彭,安定鹑孤(今甘肃灵台)人。年少时就出家为僧,在太白山九陇精舍习禅为业,一生粗食弊衣。开皇年间来到江都,令门人通报于晋王(后来的炀帝)自己前来拜谒。当时门人看他长的个矮丑陋,举止粗俗,所以并不为他通报。但他坚持守在门外,不肯离去,于是门人只好试为通报。晋王听闻后马上召见了法安,两人一见如故,于是法安便住于慧日道场。晋王每出去巡游,必带法安随同。杨广登基后曾出巡泰山,路上渴乏难耐,但周围都是岩石,没有地方取水。法安于是用刀刺石,引水崩出,解了炀帝之渴。时人大为惊讶,问他哪来这么大的力气,法安答:此乃借帝王之力也。后来到泰山,神通寺僧人来请施主,法安为其传达,炀帝于是题字于寺院的墙壁上,以示弘护正法。法安与炀帝同游泰山,一僧人穿着破旧的衣服坐着白驴前来,晋王问这是何人,法安回答:“这就是东晋的朗公和尚,即神通寺的建立者,特来来迎接您的。”到了寺中,又看见一神,高大伟岸,在讲堂上手扶鸱吻,下望进入的人。炀帝又问,法安答曰:“此乃太白山神,跟随王者的神。”其后看到各种奇异之事不可胜数。后来法安又跟随炀帝入沙漠,达泥海,遇到危险,法安皆能预先避之,化险为夷。大业初年,炀帝对法安更加倚重,王公贵族见他皆屈膝行礼,身边常有禁卫军护卫,供奉若神灵。又去往名山召集当时的隐逸高僧齐聚慧日,共有两千余人,四事供给皆由政府出。又在洛阳设立宝杨道场,只有法安师徒居中做佛事。至十一年(615),上奏四方将有难,无疾而终,终年九十八对。临终前曾告诫炀帝说,亡后百日,内宫将有火灾,请炀帝小心慎重。到了寒食节那天,油灯引起火灾,由于晚上大门紧闭,三院宫人均死于火灾。法安灵柩被到太白山,费用皆由官府出。法安内有德行,外表则与其他僧侣没有区别。只是睡觉时不枕枕头,脖子直着伸到床边,每天流口水近升,时人以为怪异。
9、释道判
道判法师,俗姓郭氏,曹州承氏人,三岁丧父,十五岁开始外出求学,十九发心出家,受具足戒后又到各地访求良师益友,下决心西行求法。北齐乾明元年(560),结伴二十一人,从邺城出发西行,一路历经艰难,于保定二年(562)到达长安,受到武帝宇文邕的高规格接待,住在大乘寺享受丰厚的供养。经逾两载,上表乞循先志,又蒙开许,敕给国书并资行调。两年后再次出发西行,一路行至高昌,最后因战乱被迫返回长安并跟随静霭法师学习,前后十五年。后逢武帝灭法,道判与静霭法师一起逃到了太白山,同行伴侣二十六人一起岩居穴处,共同学习。后来隋文帝大兴佛教,道判被列为一百二十位菩萨僧之一,入住长安大兴善寺担任僧职。开皇七年(577),文帝为其在终南山建龙池寺,官给供养。大业十一年(615)五月四日在山寺圆寂,享年八十四岁。
10、释道岳
释道岳(568——536),唐代著名高僧,据《续高僧传》记载,道岳法师俗姓孟,河南洛阳人,自幼习儒学,熟读孝经。十七岁跟随僧璨出家为僧,喜欢学习经论,受具足戒后更对戒律有所研究。先后跟随志念、智通学习成实论和杂心论,后又跟随道尼学习摄大乘论。后在太白山太白寺听慧安法师讲授俱舍论,多有领悟。以后他一直隐居在太白山,闭门学习,两年之后方才下山,在长安开始讲学,跟随他学习的学生有百余人。隋大业八年(612)奉诏住大禅定寺,写成俱舍论疏二十二卷,声名大振。唐贞观初年入印度来华僧人波颇译场,二人情敦道术,厚密加恒。后为太子李治激赏,奉诏住京师普光寺,任寺主。贞观十年(636)春二月病逝,时年六十九岁。
11、释道林
释道林,俗姓李,同州合阳人。二十五岁出家后就到了太白山,在这里建寺修行。后逢隋文帝大兴佛教,道林成为首批剃度的七人之一。剃度之后,文帝请他住在大兴善寺担任僧职,道林拒绝了皇帝的建议回到了太白山继续隐居。后住同州(今大荔县)大兴国寺。武德七年(624)七月,圆寂。停尸七日,尸体颜色没有改变。弟子将他安葬在山崖上,送葬的信众数以万计。
12、释通达,雍州人(今西安)。三十岁出家,四处游学,到处参访明师,都觉得不满意。后来到了入太白山,他不携带粮食,也不盖房屋,饿了就食草,累了就在树上休息。如此过了跨五年,终于参透玄机,于是出山而去。晚年住在京师律藏寺,开讲大乘学说。通达胸襟广大,生活简朴,衣服必定经过多次缝补,一双麻鞋穿了许多年。房玄龄敬重通达,将他迎请至府中,以最隆重的礼节招待。通达不拘形迹,对这些外在的礼节好不在意,有时候甚至敞着肚皮和房玄龄讲论佛法。
13、法藏
法藏 (643--712),唐代僧人,华严宗四祖。本康居国人,共祖父侨居长安。法藏法师17岁入太白山求法,后去云华寺师事智俨,听讲《华严经》,得其嫡传。高宗咸亨元年(670),荣国夫人杨氏死,武后施宅为太原寺,度僧以树福田。于是同学道成、薄法及京城其他大德连状荐举,度他为僧,得受沙弥戒。先后于太原寺、云华寺讲《华严经》,武则天命京城十大德为其授具足戒,并赐以贤首之名,人称“贤首国师”。
法藏法师用晋、唐两译对勘梵本增补脱漏,使现行《华严经》得以完善。圣历一年(699),武则天诏令法藏在洛阳佛授记寺宣讲,深得武后赏识。为使武则天契入华严境界,法藏指殿前金狮子为喻,深入浅出广阐妙义,其文字记录便是著名的《金狮子章》。他还参加翻译了《密严经》《金光最胜王经》《大宝积经》《显识论》《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等多种经论。后来法藏积极参与拥立唐中宗复位的政治活动而有功,中宗让其连升三品,但法藏再三谢绝,中宗遂转赐其弟康宝藏。中宗还下诏表扬法藏:“传无尽之灯,光照暗境;挥智慧之剑,降伏魔怨。凶徒叛逆,预识机兆,诚恳自衷,每有陈奏,奸回既殄,功效居多。”
14、虚云
虚云法师(1840-1959),近代著名高僧,清光绪十三年(1887)春二月,虚云和尚在终南隐修期间,曾游太白山,自述年谱有简单记载“游太白山。高一百八里,六月不溶雪。至二板寺、大板寺,上大龙池顶,水分四流”。光绪二十九年(1902)虚云和尚再入终南,先是隐居在嘉午台,后为避尘扰,欲入太白山,在山里岩洞中住了数日后,因被人发现而出山南去。
(三)太白山佛教文化遗存
从文献资料来看,从南北朝到隋唐期间,太白山曾经是中国佛教修行弘法的重要基地,很多著名高僧曾经在此长期居住修行,尤其是三次重大的灭佛活动中,更多的僧众逃到太白山避难。由此而言,太白山上应该曾经修建有较多的佛教活动场所,现在太白山仍然存留的大量的佛教寺院遗址也可以反映出这一情况,但古代历史文献中曾经出现的一些寺院名称,如“太白寺”“九垄岩”等在现存的遗址中已经没有踪影,这说明经过长期的战乱毁坏,太白山附近有很多寺院已经湮没于历史之中,或者太白山现有的佛教寺院遗址中有些寺院遗址就是古代这些佛教寺院变化更名而来。在太白山有些寺院传说始建于隋唐时期,而现在存有的资料碑铭等大多属于明清时期,因此,这些寺院始建于隋唐的说法并非想象或空穴来风。目前,太白山能够看到的佛教文化依存中比较确定的有观音堂、观音洞、下板寺、上板寺、平安寺、上白云、下白云、菩萨大殿、中山寺、蒿坪寺、蛟龙寺、上洪武寺、白马寺、皇觉寺、铁佛寺、石佛寺、蟠龙寺等。但因长期的毁坏,目前太白山佛教文化遗存情况较为惨淡,主要呈现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目前仍是佛教活动场所,维持着正常的佛教活动,如进林寺、中山寺、蒿坪寺、铁佛寺、菩萨大殿和上洪武寺等。
第二种情况,从名称和历史记载来看,过去属于佛教活动场所,但后来因佛教界无人经管,被道教界人士接手后作为道教活动场所来使用管理,主要有观音洞、下板寺、上板寺、平安寺、上白云、下白云、石佛寺等。
第三种情况,佛教寺院的遗址目前还保留着,且没有被占用或接管,但建筑已经完全毁坏荒芜,无人管理居住,主要有放羊寺、明星寺、蛟龙寺等;
第四种情况,历史上曾经很繁盛,但遗址已经被占作其它用途或遗址无存,如皇觉寺、茅云庵、蟠龙寺等。
(四)太白山其它宗教文化
隐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色,从上古尧舜禹直至今天,代有其人。尽管历代隐逸者不乏“持不同政见者”,但统治者为了表示自己对贤能的重视,无不对这些隐士表示尊重并给予优厚的待遇。历史上,无论是儒释道,素有“天下修道,终南为冠”的共识,这里终南,一般指关中南部秦岭北麓的山区,太白山也在其列。修道者入太白山隐修的历史传统非常悠久,除了前面介绍的大量的著名高僧高道外,其它文化派别中也有很多人到太白山隐居,仅仅史料中有记载的人就几十人,这些人所处的时代也跨越了从春秋战国到近代数千年。他们主要有春秋时期的鬼谷子,战国的白起、汉代的谷春、韩康、挚恂、苏则,隋唐时期的成弼、韦自东、路氏子、裴氏子、许栖岩、杜淹,明代的孙一元,清代的李柏、薛式、照邻等。这说明太白山的隐修者佛道儒皆有,以道教而言,既有早期的仙道、正一道还有后起的全真道,这些隐逸者的事迹在古人笔记小说、诗词文赋以及地方志都有收录。
太白山地区也有天主教的流传。清初天主教由高陵通远坊经扶风传到眉县,乾隆四十二年(1777)传教士在横渠镇豹窝(今跑安村)购地建成圣若瑟堂、圣母堂、十字山小堂等建筑,这是眉县最早的天主教堂。由于豹窝地理环境和耶路撒冷之加尔瓦略山接近,豹窝十字山(又称玫瑰十字山)被中国天主教徒视作圣地,每年五月都有数以万计来自全国各地的天主教徒前来朝圣。
(五)太白山宗教文化的空间分布
通过以上内容可知,太白山是一座融佛教、道教、儒教、天主教和民间信仰于一体的立体多元的综合性宗教文化场域,而且太白山宗教活动往往以朝山为指向,并因此形成了通向太白山的最高峰——拔仙台的数条朝山之道,宗教文化遗存也主要分布在这几条通往山顶的
山路沿线。随着太白神信仰圈的扩大,太白庙的分布也逐渐从山中向山外扩散,甚至走向陕西全境。与此同时,道教、佛教等宗教文化又从山外逐渐走向太白山中,这样就逐渐形成了太白山宗教文化的多元共生状态。
太白山处于陕西眉县、周至县和太白县三县的交界处,因此从不同方向通往山顶的山道有四五条,其中从眉县境内的太白山北坡到达山顶有三条主干路线,从周至县境内的南坡有两条主干路线。(上图为太白山主要线路示意图)
太白庙的兴建和祭祀最早是从眉县太白山开始,后来形成了村村都有太白庙的景象,再后来各地大多数太白庙相继毁坏无存,但目前还有一些太白庙遗址,本次调查对这些太白庙当前的情况进行实地考察。从眉县境内太白山北坡登山有东中西三条主线路,这些主干道分别是东线从汤峪口入山,沿途宗教文化遗址主要有青牛洞—汤峪太白庙—观音洞—下板寺—上板寺—小文公庙—大文公庙—大爷海—拔仙台等。中线是从钟吕坪入山,沿途的宗教文化遗址主要有钟吕坪—远门口十三宫—香引山,然后在下板寺与东线汇合。西线是从营头镇开始入山,沿途的宗教文化遗址主要有静林寺—黑虎观—蒿坪寺—下白云—上白云—骆驼树—菩萨大殿—斗母宫—平安寺—明星寺(明心寺)—放羊寺(芳香寺),然后在大文公庙与东线和中线汇合。(下图为本次实地调研的示意图)
本次调查首先是围绕太白庙展开,然后沿着登山的几条主要干道进行,因太白山各种宗教活动场所主要分布在上山沿线,而且其中很多场所的宗教属性模糊不清,比如原来的道教场所现在由佛教信众管理,有些原来是佛教场所的现在由道教信众管理等等,因此,本报告以后的叙述不再进行分类和对其宗教属性做区分,只作事实和现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