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山祈雨
2016-07-19 08:34:58 来源: 点击: |
太白山以自然、地理、气候具有独特的特点。历代官方、民间还把祈雨作为一项重要的祭山祭神活动。不少帝王对太白山封赠名号,使太白山更具有了神秘的色彩。
据《眉县志》载:官方祈雨活动在唐代以前已有了,因祈雨灵验,唐天宝八年(750),敕封太白山为“神应公”。贞元十二年(797)孟秋,京兆尹韩皋下令甸邑饰祠宇,周至令裴均统承制诏,翌日大雨。柳宗元撰碑立于太白庙,并写有《祈雨记》。
宋皇佑五年(1054),春夏不雨,工部郎中直龙图阁知凤翔府李昭遘祷雨踵验,上言“灵湫在上,显应如此,欲望圣慈,特加封爵”。嘉祐六年(1062)天旱,凤翔府签书判官苏轼,派人在眉县清湫太白庙三池用瓶取水,并率文武百官在府门外迎候祈祷,举行仪式。于是,得霖三天,庄稼丰收。
明嘉靖初,准巡抚刘公天和、参政罗公瑶请编列正祀,清初康熙乙已眉令梅遇、庚辰观察使贾鉝、以太守朱公琦、雍正壬子眉令张素等以祷雨灵应,葺庙树碑,载入志书。乾隆五年庚申,制府尹公继善奏请列入本省祀典,春秋遣官致祭。
清乾隆三十九年(1875)三月,陕西巡抚毕沅(字秋帆),遣同知汪皋鹤赴太白山太白池取水,他率文武僚属在西京省城太白庙步祷,三月四日水到后,大雨立至。四月三日,巡抚毕沅又上言乾隆皇帝,乾隆帝旨封“昭灵普润太白山之神”。四十三年四月,毕沅重修眉县清湫太白庙,特为陈请乾隆帝钦颁御书匾额“金精灵泽”四大字。同年六月祷雨有验,乾隆帝又颁御诗一首:“麦前旸雨各称时,麦后廿余日待滋。为祷灵山立垂佑,遂施甘霖果昭奇。”
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出逃西安避难,时正值陕西大旱无雨,曾派户部侍郎桂春由眉县远门口进太白山取水祷雨,果然得霖,次年冬月慈禧太后立碑1通在眉县远门口保安宫院中,碑阳上书“保安宫”三大字,碑阴书“大清慈禧皇太后”。
清宣统元年(1909)五月,眉县知县沈锡荣赴太白山脚下新开山取水祷雨,写有《祷雨记》,载《眉县志》。
民间祭祀祷雨活动在建国以前也非常盛行。在旱情严重之时,各地则相继到太白山祷雨。山区和平原的求雨方式不同,山区求雨,在村中用柳树条编成九节龙,绑上龙头龙尾,由9人舞动,前有旗帜仪仗,后有锣鼓奏乐,到各家门前舞蹈,主人家门口备有盛满清水的大缸,用水泼洒给仪仗、舞龙、奏乐的人们,泼水越多越好。之后再到太白庙举行祭祀求雨仪式。平原地区求雨人多,队伍庞大,由一村或一社中有名望的人组织,议定求雨日期,选定角马、背水者,全体男人在太白庙前举行仪式。角马一般由自称神灵附身的青壮年男子担任,舞大刀或数米长的麻鞭子,身后由长者扶持,用以开道和保护取雨队伍,麻鞭专打戴草帽的人。取雨,又称“取湫子”,指所取的大爷海水。取雨队伍到太白山上后,在大爷海前举行隆重的祈雨敬神仪式,由年长而德高望重者磕头祭海,再灌满背水者的瓶罐。瓶罐用蜡封口,投入水中后仍可进水,瓶中有几分水,据说当年庄稼就有几分收成。在祈雨仪式之后,由全命人(父母、儿女双全)将水瓶用黄表、红绸扎好,插上枇杷等植物枝叶,背在背上昼夜不离身,角马在背水者前后持刀保护,五、六天下山返回,将从大爷海取回的水,由全村或全社人迎至太白庙前,由角马打开场子,举行隆重的神水入庙仪式。神水进庙之前,角马还当众在炭火中取出烧得通红的犁铧穿在脚上行走,边走边喊:“湫子来了,湫子来了!”神水入庙后,再由占卜者卜出雨期,告于会众。女人则在家洗捶布石,唱祈雨谣:“天爷爷,地大大,不为大人为娃娃。下些下些下大些,风调雨顺长庄稼。”到了卜定的雨期仍不下雨,角马则在太白神前用刀自伤,以感动太白神和风伯雨师,赶快行云布雨。得雨后,为感神灵之恩,还要唱几天皮影戏,以谢神灵。
这些不同形式的祷雨活动和形式,在建国以后和“文化大革命”中逐渐消失。
|
|
上一篇:四嘴山 |
下一篇:朝山拜神 |